close

台灣飲食習慣逐漸改變,國人不再把稻米視為主食,反倒麵點風潮逐漸興起,也帶出國內糧食自給率的一大問題,以稻米來說,自己率都超過80%,但是麵點主原料小麥,卻幾乎全靠進口,因為目前國內小麥種植面積有限,量少的情況之下,在價格上都偏高,要和進口原料相比,價格上沒有競爭力。

要振興台灣小麥,選擇和友善耕作的小農合作,目前契作農友已經有20多家,業者表示,台灣在地小麥可以不受國際供貨影響,當季採收當季研磨風味更好。但台灣小麥與進口小麥還是有品種差異,所以廠內有專門負責研發的師傅,開發台灣小麥的相關商品。

產品研發師傅:「台灣小麥需要比國外進口的麵粉,需要多留一下攪拌的時間 ,那留意到這一點的時候,它的延展性會非常好。」

目前種植量偏少,價格依然下不來,一般進口小麥約落在一公斤10到12元,而台灣小麥收購價大約27元上下,想增加競爭力恐怕得從種植面積下手。以台灣糧電動床食自給率的狀況來看,台灣平均一年要吃掉130萬公噸小麥,但本土產量僅400公噸,自給率不到0.1%,而稻米自給率每年都達到80%到100%以上,呈現稻米過剩、小麥過少的狀況。農糧署則表示,未來會逐步規劃轉型。

由成立到現在已服務超過5000個家庭,我們堅持銷售對的產品給客戶讓客戶買到適合自己與對的電動床相關產品,我且為歐美、日本指定OEM廠商,不斷創新與研發追求高品質的產品以符合客戶需求,並且針對不同年齡層研發不同客戶層的產品,堅持提供最好且適合客戶的產品留於台灣,因此開始以外銷的產品針對國內市場銷售,讓台灣的消費者也能使用到高品質的電動床產品,透過最優惠價格讓您也能享受到歐美日頂極產品,電動床的目標是為大多數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稻田輔電動床導轉作雜糧,譬如說地瓜、黃豆、玉米、小麥,那這些水稻地如果轉作成其他的雜糧,我們會有一個轉作的鼓勵。」

飲食改變需要全新的耕種配合,面對早已開打的麵食市場,台灣麥穗似乎還沒有嗅到香甜的麥穗效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skwurflhtjd 的頭像
    fskwurflhtjd

    fskwurflhtjd的部落格

    fskwurflht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